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,家庭暴力呈现出新的趋势和特点:“冷暴力”、“精神虐待”、“高知识阶层”等逐渐成为谈论家庭暴力问题时频繁出现的关键词。据世界银行调查统计,20世纪全世界有25%-50%的妇女都曾受到过与其关系密切者的身体虐待。全国妇联的一项最新抽样调查表明,在被调查的公众中,有16%的女性承认被配偶打过,14%的男性承认打过自己的配偶。
家庭暴力在我国属于违法行为,当事人有权向法院提起诉讼。若不幸遭受家庭暴力,首要步骤便是妥善保存相关证据,例如伤势照片、医院出具的诊断证明、警方的出警记录以及相关证人的证词等。在法庭审理过程中,法官会根据多方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和判断。通常情况下,若家庭暴力事件情节较为轻微,施暴者有可能面临治安管理处罚,包括警告、罚款或者拘留等措施。然而,若家庭暴力情节严重,已经触犯刑法,例如构成故意伤害罪等,则将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。在民事层面上,受害者有权提出离婚诉求,同时在财产分割及子女抚养权等问题上争取到更为有利的条件。法庭将会优先保护受害者的合法权益,对施暴者作出不利的裁决。总而言之,家庭暴力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,受害者应当勇于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权益。